古 | 琴
古琴不光得會彈,還得會挑
學古琴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選琴館,不是找老師,也不是立馬開始學習基礎(chǔ)課程,而是選一把趁手的古琴。
通常來說初學琴者在購買古琴時有三個途徑:琴館、斫琴師和網(wǎng)絡(luò)。
但不管琴友們選擇哪種途徑古琴的樣式,有無老師或朋友幫忙挑選,都需要了解一些關(guān)于古琴挑選方面的知識。
今天小編將從選材、聽音、手感、辨色四個方面為大家分析挑選古琴時的注意事項。
一、選材
古人斫琴通常采用“面桐底梓“,顧名思義就是“以梧桐為面板,梓木為底板”?!肚f子·秋水》云:“鳳非梧桐不棲,非棟子不食”。梧桐樹因其樹狀挺拔,向上直升且姿態(tài)優(yōu)美、妍雅華凈,令人賞心悅目,所以深受歷朝歷代的文人士大夫的喜愛。并且梧桐樹木質(zhì)輕柔、紋理呈網(wǎng)狀交錯、結(jié)構(gòu)較粗,不易劈裂變形,具有很高的聲學效果。因而古人將梧桐木視為斫琴的首選良材。
而梓木的木質(zhì)如同梧桐一般輕柔,軟硬適中,紋理順直美觀。所以當梧桐與梓木二者結(jié)合起來時,古琴的振動性能可以達到最佳狀態(tài)。因此梧桐木與梓木的配合可謂是斫琴的上乘之選。
二、聽音
古琴的聲音是非常獨特的古琴的樣式,一般人聽琴樂能感受到古琴的安靜悠遠。因此琴友們在挑選古琴的時候要仔細體會琴音是否沉靜淳厚。但在這之前,我們要確保古琴沒有“三病”,這是判斷古琴是否合格最基本的一點。
所謂“三病”指的就是抗指、打板和沙音。
1、抗指:琴弦離面過高,導致左手按弦時吃力的就叫做抗指。長期使用抗指的琴會影響琴人的彈琴方法甚而累壞手指。一張琴要想不抗指,其琴弦離琴面應在0.5公分左右。
2、打板:右手彈空弦時,出現(xiàn)空弦拍打琴面的情況;或者左手按弦著與琴面,右手彈弦,同時按弦左手左右移動,發(fā)現(xiàn)弦拍打琴面。如果古琴出現(xiàn)上述兩種情況中的一種,則為打板。
“
”
3、沙音:左手按弦著與琴面,右手彈弦,同時按弦左手左右移動,如果發(fā)現(xiàn)有沙沙的雜音則為沙音。一般來說,古琴出現(xiàn)“沙音”的原因有二:一是琴面板不平,二是琴弦有小結(jié)。面板不平是由面板變形或斷紋或鼓起或漆胎脫落等原因所致。琴弦上有小結(jié)就是在琴弦上面有較小的突起,即小疙瘩。
三、手感
古琴的手感主要指左手按弦和過弦的感覺。一般左手搭在弦上的時候就能感覺到。好古琴的手感是弦路要有一個合適的弧度,弦距要比較低,并且弦路橫向的弧度要合理。
其中古琴弦路的加工是古琴制作流程中最為費時費力的。為了使弦路的加工更加精細,斫琴師只能在漫長的歲月中,讓弦路慢慢變形,然后一次又一次地打磨補膩子。所以好琴的弦路部分一般顏色比較淺和花,這正是長期打磨加工的結(jié)果。
四、辨色
辨色是指辨別、觀察琴面的漆面。一張成色好的古琴古琴的樣式,往往有“好漆清如油,可照美人頭”的說法。并且,好琴在多次彈奏后,其漆面會越養(yǎng)越好,越來越有光澤。
要想辨明漆面,選到好琴,小編建議大家在挑選琴時可以手心用力摩擦琴面,好的琴的漆面往往會瞬間提亮。
↑↑↑
古琴曲《知音》高山流水覓知音,琴曲靈魂與精髓。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zhuǎn)載,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fā)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