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三百六十行,行行話不同,如果要一個外行人盡快懂得門道,那么行話就是必不可少的了。想到我泱泱古琴界,幾千年的歷史,豈不也應該有幾句拿得出手?;M馊说男性捗??大家來數(shù)數(shù)看自己入行有多深吧。
床
古琴專屬的量詞
在古琴界,“床”可不是指你睡覺的地方,而是古琴專屬的量詞。記住,如果想要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一床琴”>“一張琴”>“一把琴”。曾經(jīng)在博物館參觀展出的唐琴,激動之時感嘆“好漂亮的一張琴啊”,旁邊一位高冷的姐姐鄙夷地說:“是一床琴。”嗯,這個量詞是怎么來的,眾說紛紜,但絕對是琴圈里的行話,外人聽到的反應通常是:“什么?一床琴?床琴是啥?”
打譜
按照琴譜彈出琴曲的過程
簡單來說,打譜就是按照琴譜彈出琴曲的過程。但注意,你平時練琴時照著譜彈可不叫打譜。打譜其實是一項考古和翻譯的工作,特指把只標記指法和弦位的古譜(減字譜),轉化成富有節(jié)奏、可以傳播的音樂。打譜對專業(yè)的要求非常高,不僅要熟悉古琴的一般旋律和演奏技法,還要精通歷史文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還原琴曲本來的面貌。
斫
制作古琴的稱呼
斫,念zhuó。古琴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非比尋常,就連制作古琴的稱呼都是專有的,不叫“做琴”,不叫“制琴”,不叫“造琴”,而只能叫“斫琴”。應相地,斫琴的人就被稱為“斫琴師”,而著名的斫琴師就叫做“斫琴家”。
琴派
不同演奏風格
“請問姑娘師承何派?”
“小女兩廣嶺南派,敢問公子?”
“在下山東諸城派。幸會幸會?!?/p>
瞧瞧,還有哪家樂器能有這樣的江湖味兒和歷史感?琴派是古琴音樂在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由于地域、師承的原因,逐漸形成了具有不同演奏風格及傳譜的流派。常見的有浙派、廣陵派、虞山派、梅庵派、川派、諸城派等等。當然,現(xiàn)當代的大多數(shù)琴家早已博采眾長,不拘泥于一派了,不過琴派依然是古琴獨有的一道風景。
斷紋
指古琴琴面上由于長年風化和彈奏震動而形成的各種裂紋。外行看到一張布滿斷紋的琴,可能會說:“哎喲,這琴太破了,都裂成這樣了。”可咱們?nèi)?nèi)人都懂,這可是寶貝吶,說明歷史悠久,很有可能是值得收藏的古琴。當然,由于斷紋琴的價值較高,現(xiàn)在市面上很多斷紋其實是刻意做出的效果,所以要想收藏,還是得擦亮眼睛。
絲桐
古琴的同義詞
古琴的同義詞,由于古代的琴弦是由絲制成的,而琴面則多是桐木,因此古琴也被叫做“絲桐”。讀古詩時但凡見到“絲桐”二字,就是指古琴無疑了。
琴名
在古代,琴可不僅僅是一件樂器這么簡單,她是有著生命和靈性的伴侶,因此歷代琴人都很樂衷于給自己珍愛的古琴起名字,寄托對琴的情感。起好之后,還會將名字鐫刻在琴底的上方,甚至會再題上一首詩或幾句話,加上印章,這些文字合起來,又被稱為“琴銘”,顧名思義,“銘刻于琴”。很多琴的名字都非常有詩意,比如“九霄環(huán)佩”、“玉壺冰”、“松石間意”、“一池波”、“枯木龍吟”、“太古遺音”等等。
琴歌
一邊彈琴一邊吟唱詩詞
也叫弦歌,特指一邊彈琴一邊吟唱詩詞。這種音樂表現(xiàn)形式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就流行了,“《詩》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琴歌有《鳳求凰》《陽關三疊》《關山月》等。
雅集
琴人知音相聚撫琴的集會
琴人知音相聚撫琴的集會,在一些雅集上,不僅僅有古琴演奏,還會伴有茶道、香道、書法等其他傳統(tǒng)藝術。張大千《西園雅集圖》,圖中可見古琴、繪畫、書法等多種藝術形式。
操
古時候,彈琴也叫操琴,漢代著名琴家蔡邕的琴學專著就名為《琴操》。一些琴曲的名稱也以“操”結尾,通常這類琴曲都是大中型的獨奏曲目,被喻為古琴曲中的“長韻詩”,《文王操》《龍朔操》就是很好的代表。
大漆
就是生漆,是一種天然樹脂涂料,而琴圈術語里的“大漆”,通常就是指古琴漆面是由純天然生漆制成的。與此相對的則叫“化學漆”或“合成漆”。由于大漆的生產(chǎn)和制作成本都較高,因此上有大漆的古琴價格也比較高。
廠琴
網(wǎng)絡古琴常用語,通常指由琴廠大批量生產(chǎn)制作的古琴,成本較低,生產(chǎn)效率也比較高,因此價格也相對低廉,受到廣大初學者和經(jīng)濟條件有限的愛好者的青睞。但在此在提醒大家的是,無論購買什么價位的古琴,一定要請老師或專業(yè)人士看看或參考,特別是在網(wǎng)上購買時,更應該貨比三家,謹防受騙。
開指
原指只有一段的琴曲小品,通常是本調(diào)的練習小曲,或是大型琴曲的引子。但現(xiàn)代古琴圈的語境里,“開指”常指入門的意思,比如大多數(shù)人的開指曲都是《仙翁操》或《滄海一聲笑》,也常在網(wǎng)絡上看到“某某大神開指就是《平沙》,膜拜呀!”
鴛鴦古琴小班課
老八張
一套古琴CD
彈古琴的如果不知道老八張,那就太不合格了。所謂“老八張”,指的是一套古琴CD,共有八張。CD中的曲子是在1956年時為搶救古琴音樂、保護古琴史料而錄制,為后世研究及傳承古琴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CD中有查阜西、管平湖、張子謙、吳景略等一大批老一輩古琴大家的珍貴錄音。因其年代之久、地位之重,而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老八張”。
神器
廉價劣質古琴
網(wǎng)絡古琴用語,專指在網(wǎng)上購買的廉價劣質古琴。很多古琴自學愛好者沒有實體店可以購買古琴,只能在網(wǎng)上淘貨,但結果往往因為經(jīng)驗不足被忽悠蒙騙,最后拿到手的是品質極差甚至不能彈的琴,廣大網(wǎng)友將之戲稱為神器,如:“看你那500塊錢買的神器,也就只能劈了當柴燒?!痹俅翁嵝汛蠹遥I琴不是小事,還是要多請教專業(yè)人士
打板
彈空弦散音或按彈琴弦時,琴弦與琴面發(fā)生碰撞產(chǎn)生的雜音,通常是因為岳山太低或琴面琴體變形造成的。古琴不打板是對質量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一張新琴打板,那么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張不合格的琴。
古琴一對一
琴人
指彈琴的人
顧名思義,琴人就是指彈琴的人,但是通常古琴圈里說到“琴人”,總是會多多少少帶有一點超凡脫俗、清心寡欲的意味,“琴人”不一定要是著名的演奏家,但一定是心境平和、修身養(yǎng)性的中和之人,比如總有人說:“世風日下啊,現(xiàn)在彈古琴的人多,真正的琴人少?。 ?/p>
琴社
在古代,琴社是指琴人自發(fā)結成的社團,定期雅集聚會探討琴藝,其性質類似于“詩社”?,F(xiàn)在,琴社通常代指教授古琴的場所,同類型的名稱還有“琴館”、“琴堂”等。
琴衣
指的是琴囊
給古琴穿的衣服,其實就是琴囊,但聽起來可比“琴囊”或者“琴套”好聽多了,通常都是典雅布藝的,手工的話就更有范兒了。
輕微淡遠
常用來形容古琴的音色,其實最早在明代時是用以描述虞山派的,后世漫漫轉變?yōu)楣徘僖魳返母爬ㄐ蕴卣髁恕?/p>
知音
這是一個由古琴而來的詞匯,指相互了解或有共同語言的知心朋友。在古琴的語境里,狹義特指“聽得懂你琴聲”的人,廣義上則是喜愛古琴的人。
琴友
會彈古琴但并不以此為專業(yè)的人,即古琴愛好者,類似于戲曲界中的“票友”。
老琴
通常指民國以前的琴,因其歷史較為久遠,往往收藏價值較高,近年來在古琴界和收藏界都受到了很大青睞。但若以演奏為主要目的,老琴也許并不是很好的選擇,傳世的老琴里,音色和品相俱佳的還是少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