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和古箏都是中國傳統(tǒng)的民族樂器,但總有朋友會分不清古琴與古箏,常將古琴誤認為是古箏,今天就來給大家普及一下琴、箏的相關(guān)小知識,了解古琴和古箏這兩件樂器的區(qū)別所在。
年代不同
古琴距今至少有三千年多的歷史,是世界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傳說伏羲見鳳集于桐乃象其形,削桐,制以為琴。2003年11月7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將古琴藝術(shù)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zhì)遺產(chǎn)代表作”。
古箏距今至少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古箏早在戰(zhàn)國以前就流行于當(dāng)時的秦地,所以說秦地是箏的故鄉(xiāng),故而又稱為“秦箏”,從唐詩“奔車看牡丹,走馬聽秦箏”可見當(dāng)時的彈箏盛況。
外觀不同
古琴早為五弦(宮 商 角 徵 羽)后文王、武王各爭一弦為七弦,稱七弦琴。古琴琴聲由琴面和底板相合而成。古琴一般長為1.2米左右。
古琴
古箏早期十三弦以上,改革開放以后,統(tǒng)一了古箏的琴弦為二十一弦。古箏琴聲則由框板、面板、琴碼和底板構(gòu)成。古箏的規(guī)格一般長為1.6米左右。
古箏
音域不同
古琴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達四個八度加一個大二度,并且可以彈奏出眾多泛音、按音,表現(xiàn)力強。
古箏有二十一根琴弦,音域包含了四個八度,常用調(diào)式的音域是從倍低音do到倍高音do,可以彈奏不同的音高,音域?qū)拸V。
彈奏方式不同
古琴的彈奏多稱為“撫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撥弦;而古箏則主要用右手除小指外的其他手指撥弦,左手按琴碼左邊的弦控制弦的張力,演奏時手指需借助義甲。
古琴撫琴
古箏撥弦
曲譜不同
古琴譜自成一格,古時稱為文字譜,唐代后稱為減字譜;古箏古時多用工尺譜,現(xiàn)今用簡譜。
古箏簡譜圖例
音色不同
古琴音量較小,音域低沉,音色明凈渾厚,風(fēng)格古樸,旋律輕源緩流。
古琴曲《流水》欣賞
古箏音量較大,音色相對明亮,華麗悅耳,旋律性較強,輕巧靈動。
古箏曲《流水》欣賞
溫馨提示:關(guān)注海淀北部文化館微信公眾號,在文藝培訓(xùn)專欄中可瀏覽更多文藝課堂及名家慕課線上公共文化資源。
文稿:海淀區(qū)文化館(北館)
古箏教師 趙彥嬌
審核:岳昌濤
海淀公共文化
歡迎您免費訂閱《海淀公共文化》微信公眾號,在這里您將看到海淀各類文化活動、文化惠民信息,圖書館攻略、美術(shù)館實拍、新書推薦、最新的演出信息……等等等等,各種有意思的新鮮事兒都在這兒了!
海淀公共文化微信公眾號
微信號 :
投稿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