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式 ——圣人造琴的一種,相傳為伏羲氏所造。男女都適合使用,但在古代一般男人更喜歡此款,琴體寬正、大氣。
仲尼式 ——古琴中最常見的一款樣式,也屬于圣人造琴的一種,相傳為孔子(仲尼)所造。因為它是在所有琴里最簡潔的一種,只在琴體的腰部和頭部有兩個凹進的線條,通體沒有任何其他的修飾,所以男女都可以選用此種形制,它簡捷而流暢、含蓄而大方的造型最能體現中庸、內斂的儒家思想。
蕉葉式 ——古琴中最漂亮也是最難制作的形制,為明代祝公望所創(chuàng)立,屬于文人造琴的一種。它的形狀顧名思義像一片芭蕉葉,曲折的線條如同流動的音樂,優(yōu)美的形制表現著文人浪漫的情趣,男女都適用此琴。
具體古琴的分類還很多,從外形上來看,古琴形制優(yōu)美,較為常見的形制有:仲尼式、伏羲式、神農式、落霞式、蕉葉式、連珠式、靈機式、鳳勢式、師曠式、列子式等。這里不作具體介紹,下次用一節(jié)具體的介紹下古琴的形制。
就構造而言,琴的各部分結構十分合理。其體積不大不小,既便于攜帶,又方正雅致。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從琴各部分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影響深厚。琴前廣后狹,象征尊卑之別?!皩m、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種社會等級,亦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這些古琴結構命名的象征意義反映出儒家的禮樂思想及中國人所重視的和合性?!岸Y以定矩”可以發(fā)揮個體的個性,“樂以同和”可使個人與集體諧協(xié)。禮樂并舉可使個人與集體互相調劑,構建人與人之間平和、合理的生活狀態(tài),從而達到“和合”的目的。而從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會秩序、等級的名稱來看,可見其結構即有教化人心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