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聽過這首樂曲嗎?2、請說說這段樂曲中都有哪些樂器演奏。2021簡介2021彈撥樂器,木制,是一種很古老的樂器,早在戰(zhàn)國時已在秦國流行,所以歷史上又稱“秦箏”,現(xiàn)稱古箏。音色如行去流水般悠揚清雅。2021:彈撥樂器,木制,原稱“批把”,由演奏方式而得名。公元四世紀由西域傳入內(nèi)地,在樂隊中應用相當廣泛。2021:吹管樂器,竹制。直吹,六個音孔,音色恬靜,常演奏寧靜、抒情的旋律,又稱洞簫。2021:拉弦樂器,又稱胡琴,木制,琴筒前蒙以蛇皮。適宜表現(xiàn)深沉悲涼的內(nèi)容,也能表現(xiàn)氣勢壯觀的意境,是極具魅力的民族樂器。2021《春江花月夜》是中國一首古典樂曲,原是一首琵琶曲,名《夕陽簫鼓》,后被改編成民族管弦樂曲。樂曲以優(yōu)美流暢的旋律,巧妙細膩的器樂組合,形象地描繪了“夕陽”、“漁舟”、“暮鼓”、“花影”等春江迷人的景色,盡情贊頌江南水鄉(xiāng)的風姿異態(tài)全曲有八部分組成:引子與江樓鐘鼓、月上東山、花影層臺、水深云際、漁歌唱晚、洄瀾拍岸、欸乃歸舟、尾聲。2021江樓鐘鼓聽音樂,思考。1、樂曲由哪些樂器演奏?分別描繪了什么情景?2、請找出樂曲的主題部分。音樂描寫了夕陽映江面、熏風拂漣漪的優(yōu)美景色。引子及主題呈示思考:這段旋律有何特點?江樓鐘鼓引子及主題呈示(請注意最后一句旋律)這是整首樂曲的基礎,首先由琵琶清脆的彈挑音模擬鼓聲,由慢漸快,簫和古箏奏出輕巧的波音,刻畫了夕陽映江面,微風拂漣漪的動人景象。
然后,樂隊合奏出令人贊嘆的主題,揭開整首樂曲的序幕。以下三部分音樂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月上東山(第一變奏)優(yōu)雅如歌的旋律、典雅協(xié)調(diào)的色彩,形象地描繪了夕陽西下一輪明月從東山升起,在云層中游移出沒的情景。(請注意最后一句旋律)花影層臺(第二變奏)樂曲描寫了陣陣清風吹皺一江春水,蔥蔥花木掩映月色朦朧的畫面,岸邊簇簇鮮花倒映在江水中,增添了江山秀麗的色彩。(請注意最后一句旋律)水深云際(第三變奏)這是一段富于動態(tài)的音樂,是在主旋律的基礎上變化而成的。樂曲中二胡在低音區(qū)奏出渾厚的曲調(diào),忽而琵琶在高音上彈出透明的泛音??坍嬃嗽鹿庥橙胨?,水天一色、云深不知處的壯觀景象,令人心曠神怡。(請注意最后一句旋律)結(jié)構(gòu)特點二:換頭合尾《春江花月夜》由引子和主題、主題的六次變奏和尾聲組成。盡管前面部分旋律多變,但每段結(jié)尾基本相同,將樂曲的多個畫面融為一體。這是中國傳統(tǒng)音樂常用的一種創(chuàng)作手法——換頭合尾。它能充分發(fā)揮各種樂器的作用,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揭示樂曲的意境,深化主題。漁歌唱晚1、你想象中的“漁歌唱晚”是怎么樣的?用什么樂器主奏最合適?(請注意最后一句旋律)(第四變奏)2、聽音樂、思考音樂前后兩部分有什么變化?分別描繪了什么情景?思考:這首漁歌的旋律有何特點?課外創(chuàng)作:請為這首漁歌創(chuàng)作合適的歌詞。
1、每一樂句的旋律都是寬—緊—寬,中間的弱起部分把漁翁豐收后搖櫓唱歌的悠閑神態(tài)刻畫得惟妙惟肖。漁歌唱晚首先由簫主奏如歌的旋律,表現(xiàn)了漁歌四起,由遠而近,漁翁們在歸途中悠然自得地邊搖櫓邊唱著豐收的歌謠。然后音樂突然變快,樂隊合奏,把人們興奮、歡樂的心情描寫得淋漓盡致。(第四變奏)洄瀾拍岸(請注意最后一句旋律)(第五變奏)聽音樂,思考1、這段音樂與前面幾段音樂在情緒、力度、速度上有什么不同?你認為表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2、請給這個音樂取個小標題。琵琶用輪掃有力的彈奏,似漁舟破水。古箏劃奏,大鼓滾奏,似波濤拍岸,樂曲速度不斷加快,旋律氣勢磅礴。欸乃歸舟(請注意最后一句旋律)(第六變奏高潮部分)假如你是一位音樂家,根據(jù)這個小標題,你會描寫哪些音樂形象?怎樣來表現(xiàn)這些音樂形象?(提示:可從樂器演奏方式、節(jié)奏、旋律線、速度、力度、情緒等音樂要素方面考慮)旋律線舒緩流暢,表現(xiàn)了水波起伏的情景。請劃出這段音樂的旋律線,指出它的特點。找出這段旋律的基本節(jié)奏型,模仿的是哪種音樂形象?的節(jié)奏型.生動地刻畫了搖櫓的動作,速度由慢到快,顯示了漁舟由遠而近的音樂形象。
根據(jù)樂曲設計演唱形式、表演欸乃歸舟(請注意最后一句旋律)(第六變奏高潮部分)音樂開始,樂隊奏出起伏不斷的旋律,那是對劃船動作的描寫。箏始終模仿水聲由低而高劃奏,當加快速度、增強力度,把音樂推向高潮后,即轉(zhuǎn)慢速。生動地刻畫了歸舟破水的意境。尾聲二胡和簫先后奏出悠揚的主題古琴春江花月夜演奏,自由的曲調(diào)再現(xiàn)了引子特征。結(jié)尾處速度漸慢,力度漸弱,直至消失。表現(xiàn)了歸舟遠去,春江更加寧靜古琴春江花月夜演奏,令人回味無窮。(請注意最后一句旋律)(具有中國特色的變奏曲)引子與主題六次變奏尾聲江樓鐘鼓月上東山花影層臺水深云際漁歌唱晚洄瀾拍岸欸乃歸舟尾聲隆隆的暮鼓聲,徐徐上升的明月,江風吹拂的微波古琴春江花月夜演奏,頻頻搖曳的花影,水浸遙天的景象,悠閑自得的漁歌,波濤拍岸的回聲,櫓槳劃處的“欸乃”,歸舟遠去的幽靜。春江花月夜猶如一幅山水畫卷,通過換頭合尾的創(chuàng)作手法,把多個畫面有機的結(jié)合在一起,樂曲動靜結(jié)合,情景交融,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