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在簡書寫的第54篇文章。)
最近在學的新曲目是《碧澗流泉》,彈“打圓”的時候,老師說不能跳指。 所以,研究一下這個指法。
打圓是古琴彈奏常用的右手組合指法,通用的減字譜符號為:
說,
古譜中也用“丁員”或“丁厶”,具體指法在不同的琴譜中略有不同。 明以前古譜多以三次間勾共六聲為打圓,其指法組合則或為打挑組合,或勾擘組合。
如唐陳拙指法云:“打圓以名打四食挑七,三作六聲?!?/p>
成玉磵指法則稱:“承上勾一擘六又重作二聲曰打圓?!?/p>
今天的指法與清代《五知齋琴譜》的記述相近: 一挑一勾。先得二聲。少息,再急作三聲,后勾一聲,又復漫挑一聲,以完七聲之數。或用一托一勾者。亦如前法。
彈了八九個月的《春曉吟》里也有“打圓”,就是在六弦和三弦上用“勾”和“挑”完成下面的節(jié)奏。
彈法就是間弦一按一散,一“挑”一“勾”,先得二聲,少息,復急作二次,又得四聲,再緩“挑”一聲,共成七聲。
遇兩弦相隔太遠的,就用:“托,勾”。
說也有:
一按一泛
具按
具散
具泛
目前還沒有碰到這四種。
《碧澗流泉》的打圓有兩處,一個先散勾再按挑,一個先按挑再散勾, 老師說不能跳指,名指搭在后一根弦上,再中指勾弦。
然后我就問了《酒狂》,開頭的節(jié)奏,曲中多次重復,我都是跳指彈,雖然這個不是“打圓”指法,但是,我看網上的《酒狂》演奏視頻都是搭指彈。我自己試過搭指,發(fā)現不好操作,就一直跳指彈。
老師說她《酒狂》是搭指彈的。 我一直也覺得跳指彈,力度不好掌握,音色容易又沉又重。但是搭指呢,覺得手指不夠長,搭得有點勉強。
今天看網上的“打圓”教學視頻,有搭指也有不搭的,李詳霖大師就沒有搭。
為了更流暢,音色更美,還是搭吧。要搭好,就唯有狠狠練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