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養(yǎng)魚老道 原創(chuàng)
在我們飼養(yǎng)金魚和草金魚的時候,如果是黑色系觀賞魚的基因不純,特別是在我們挑選小魚苗的時候,一些觀賞魚苗并不是絕對的純黑色,而是偏藍或者偏灰的顏色,以及底色過雜,在這種情況下,黑色的魚兒大多數就會慢慢的變成了紅魚,這個現象太正常了。
即使是看起來顏色比較純正的黑色系金魚,也極有可能在飼養(yǎng)了一兩年之后黑色的觀賞魚,逐漸的演變成紅色,但凡飼養(yǎng)過金魚的魚友,對于這個現象是司空見慣了,這也是為什么純正的黑色系金魚,價格較貴的原因。
但是如果是紅色系的觀賞魚突然之間變成了黑色,這個大多數情況下一定是疾病的前兆,至少證明我們在以下方面還是出現了問題:
一、觀賞魚長期性缺氧,但是并不嚴重
1、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觀賞魚都會出現類似于黑體的癥狀,特別是金魚之類的頭茸或者鰓蓋周圍,就會首先發(fā)黑,這就是觀賞魚長期性短暫缺氧的征兆。
2、比如說很多的魚友飼養(yǎng)觀賞魚,總是喜歡在夜間把過濾設備或者供氧設備停掉,但是第二天起來之后,觀賞魚的狀態(tài)還算可以,事實上這是由于我們的觀賞魚飼養(yǎng)密度并不是很大,在后半夜氣壓較低時,魚兒發(fā)生缺氧現象我們還不自知。
3、當早晨的氣壓恢復正?;蛘呶覀冮_啟過濾設備之后,觀賞魚又滿血復活了。但是這種情況長此以往,觀賞魚的很多器官都會由于這種情況而長期受損,最終的結果就會在魚兒體質和發(fā)色上體現出來了,紅色素全部減退。
二、水質問題首當其沖
1、除了缺氧就是水質,這個是跑不了的,任何觀賞魚在污穢和毒素招標的水質中,都不會有好的狀態(tài)和發(fā)色,這個是毋庸置疑的。
2、對于這些情況的出現,我們只能說觀賞魚沒死就不錯了,茍延殘喘的活著而已,之所以不死,只能夠證明觀賞魚的耐受力比較高罷了,當然它們的發(fā)色一定會受到影響。
三、長期不見光
1、即使是十分討厭光照的夜行魚,它們也是需要定期的光照的,它們的身體就會變成了粉色或者透明色,所以說光照對于觀賞魚來說那可是至關重要的。
2、長期缺乏光照的觀賞魚,不一定就會體色發(fā)黑,但是一定會體色變淺,特別是紅色系、黃色系的觀賞魚,紅色的可能變成了淺黃色黑色的觀賞魚黑色的觀賞魚,而黃色的可能會變成了白色,但是如果加上水質不良、觀賞魚缺氧等因素,那么也會導致體色發(fā)黑、發(fā)暗。
四、用藥過多黑的最快
1、由于藥物刺激導致觀賞魚體色發(fā)黑才是最可怕的,而且在很長時間都難以恢復,甚至于觀賞魚會在過多的藥物刺激中慢慢的死去。
2、這一點無論是金魚、錦鯉和各種色系的觀賞魚來說,都是致命的傷害,而黑色系的觀賞魚在用藥過多的時候,根本體色都無法顯現,所以更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注意,紅色系的觀賞魚,就會出現身體多處黑斑,反而很容易觀察的出來。
五、心里壓迫和燈光環(huán)境變換
1、任何觀賞魚初入新環(huán)境必定都會有應激反應和心理壓抑,只不過它們的反應有輕有重罷了,輕者尚可以自由攝食、體色并無改變。
2、重者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會體色全失,特別是遇到燈光和環(huán)境的變換等等,如果是時間過長,觀賞魚的壓抑心里得不到緩解,就會絕對性的出現黑體、趴缸甚至于水霉的病的征兆,極有可能發(fā)生死亡現象。
六、食物最關鍵,沒有食物和營養(yǎng)怎么可能發(fā)色?
這個問題我已經不愿意再去啰嗦了,想要養(yǎng)好觀賞魚,什么第一?食物和營養(yǎng),食物和營養(yǎng)都跟不上,觀賞魚發(fā)什么色?
七、疾病纏身,快死了還有什么色?
最后一種就不必細說了,觀賞魚大病纏身都快死了,當然是體色減退了。
七、墨斑和黑色素沉淀,完全是兩回事
1、有的魚友就會問了,我們比如說金魚和錦鯉,難道就不可能是正常的墨斑發(fā)色嗎?
2、這也是有可能的,但是遇到了這種情況我們又該如何去判斷呢?
3、我就不相信大家自己如何去喂魚,自己會不知道?半夜停掉了過濾、魚缸的水質不好,觀賞魚長期不見光我們都不知道?既然什么都不知道的話,那還養(yǎng)什么觀賞魚呢,該忙啥忙啥去吧。
4、只要避免了以上的諸多問題,觀賞魚生活的水質良好、食欲旺盛、狀態(tài)正常,即使偶爾有點墨斑或者黑斑,我們完全可以視而不見就是了,要么是自然發(fā)色,要么飼養(yǎng)些時日,觀賞魚自己就會完全恢復,我們根本無需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