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收集:PPT制作:講解:浩瀚的峨眉云海內(nèi)容介紹一、峨眉山概況二、自然風光三、佛教文化四、旅游指南峨眉山概況3、氣候峨眉山簡述峨眉山位于中國四川峨眉山市境內(nèi),景區(qū)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地勢陡峭,風景秀麗,有“秀甲天下”之美譽。氣候多樣,植被豐富,共有3000多種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樹種。山路沿途有較多猴群,常結(jié)隊向游人討食,勝為峨眉一大特色。它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廟約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廟,佛事頻繁。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樂山大佛作為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chǎn)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峨眉山在四川盆地西南部,地處長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與青衣江之間,在峨眉山市西南7公里,東距樂山市37公里,是著名的佛教名山和旅游勝地,有“峨眉天下秀”之稱,是一個集佛教文化與自然風光為一體的國家級山岳型風景名勝峨眉山(經(jīng)度:103.48緯度:29.59)與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并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舉世聞名的普賢菩薩道場。有山峰相對如蛾眉,故名。包括大峨眉、二峨眉、三峨眉、四峨眉。主峰3099米,高出成都平原2,500~2,600米。為褶皺斷塊山地,斷裂處河谷深切。
一線天、舍身崖等絕壁高達700~850米。山勢雄偉,隘谷深幽,飛瀑如簾,云海翻涌,林木蔥蘢,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山上多佛教寺廟,向為著名游覽地。峨眉地形圖雄偉的萬佛頂峨眉山主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全山形勢巍峨雄壯,草木植被濃郁蔥蘢,故有“雄秀”美稱。秀甲天下天然的生物樂園峨眉山終年常綠,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素有“古老的植物王國”之美稱。峨眉山植被茂盛,植被隨著地勢高度而變化,據(jù)統(tǒng)計,植物多達3700余種。由于特殊的地形、充沛的雨量、多樣的氣候和復雜的土壤結(jié)構,為各類生物的繁衍、生長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有人說峨眉山植物種類的數(shù)量相當于整個歐洲植物種類的總和。峨眉山猴群見人不驚且與人同樂,已成為峨眉山中獨具一格的“活景觀”。峨眉山靈猴學名藏獼猴,也叫藏酋猴,因為它們尾巴只有6~10厘米,比一般猴子的尾巴要短很多,因此也叫“短尾猴”。許多野生獼猴不時出沒于路旁,攔住游客索要食物,也為游客增添了不少樂趣。峨眉山野生自然生態(tài)猴區(qū),是我國目前最大的野生自然生態(tài)猴區(qū)。廣袤的植被地質(zhì)構造中國地質(zhì)史上中生代末期的燕山運動,奠定了峨眉山地質(zhì)構造的輪廓,新構造期的喜馬拉雅運動,及其伴隨的青藏高原的抬升,造就了峨眉峨眉山由于山頂上是一大片古生代噴出的玄武巖,其下巖層受到保護而得以保持高度,又因山中內(nèi)部“瀑流切割強烈”,進而形成了高2000米以上的“峽谷奇峰地形”。
登山沿途地形因地層之分而多貌并存:如處于石灰?guī)r層中則有藏九老洞之類巖洞地貌;經(jīng)花崗巖及變而山頂上堅實的玄武巖又是一番熔巖平臺的景象。氣候特點峨眉山山區(qū)云霧多,日照少,雨量充沛。平原部分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一月平均氣溫約6.9度,七月平均氣溫26.1度;因峨眉山海拔較高而坡度較大,氣候帶垂直分布明顯,海拔1500米~2100米屬溫暖帶氣候;海拔2100米~2500米屬中溫帶氣候;海拔2500米以上屬亞寒帶氣候。海拔2000米以上地區(qū),約有半年為冰雪覆蓋,時間為10月到次年4月。峨眉景區(qū)隨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呈現(xiàn)不同的氣候特征。清音閣以下為低山區(qū),植被蔥郁、風爽泉清,氣溫與平原無大差異,早晚略添衣著即可。清音閣至洗象池為中山區(qū),氣溫已較山下平原低4-5,游客需備足衣物。洗象池至金頂為高山區(qū),人行云中,風寒雨驟,氣溫比山下報國寺等處低約10左右。山上為游客準備了大量棉大衣,可供游人租用。峨眉山中間有一條“界線”,山下被稱為“陽間”,山上被稱為“陰間”。積云有一定的重量,所以在峨眉山的那條界線的位置。因此,游人在金頂時時常會聽見雷聲,但只有“陽間”在下雨,“陰間”不會下雨。一山有四季二、自然風光1.自然概況2.昔日十景3.今朝十景自然概況眉山的主峰,通常說的峨眉山就是指的大峨山。
大峨、二峨兩山相對,遠遠望去,雙峰縹緲,猶如畫眉,這種陡峭險峻、橫空出世的雄偉氣勢,使唐代詩人李白發(fā)“峨眉高出西極天”、“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之贊嘆。自然特色峨眉山以多霧著稱,常年云霧繚繞,雨絲霏霏。彌漫山間的云霧,變化萬千峨眉山游玩攻略,把峨眉山裝點得婀娜多姿。峨眉山層巒疊嶂、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氣象萬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白水秋風】10.【金頂祥光】【清音平湖】10.【名山起點】三、峨眉佛教文化3.峨眉佛教文化歷史記載《峨眉山志》等資料記載了這么一個傳說故事:東漢明帝永平六年(公年63年)“六月一日,有蒲公絕頂無蹤”。因問在山上結(jié)茅修行的寶掌和尚,和尚說是普賢菩薩“依本愿而現(xiàn)像于峨眉山”。蒲公歸家后即舍宅為寺,于是峨眉山就發(fā)展成普賢菩薩的道場。另有資料說,是晉代的普公在山上采藥時,見一老者騎白象隱去。以后的記載基本上是一致的。依據(jù)信仰與傳說,以后歷代修建寺廟時,都以普賢菩薩為中心,并發(fā)展成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普賢菩薩道場中國佛教四大圣地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有“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之稱。中國佛教圣地;分別供奉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
四大名山隨著佛教的傳入,自漢代開始建寺廟,修道場,延續(xù)至清末。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受到國家的保護,并對寺院進行了修葺。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宗教、旅游勝地。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地處四川盆地綿延數(shù)百里常有金頂佛光奇觀的“峨眉天下秀”是普賢菩薩道場。五臺山—文殊菩薩道場狀如五瓣蓮、建寺最早、素有“華北屋脊”之稱的山西五臺山是文殊菩薩道場。普陀山—觀音菩薩道場孤懸碧海清波之中的“海天佛國”普陀山是救苦救難大慈大悲觀音菩薩的道場。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號稱有四百八十寺的九華山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薩的道場。峨眉山佛教文化相傳佛教于公元1世紀傳入峨眉山,漢末佛家便在此建立寺廟。他們把峨眉山作為普賢菩薩的道場,主要崇奉普賢大士,相信峨眉是普賢菩薩顯靈和講經(jīng)說法之所。據(jù)佛經(jīng)載,普賢與文殊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兩大脅侍,文殊表“智”,普賢表“德”。普賢菩薩廣修十種行愿峨眉山游玩攻略,又稱“十大愿王”,因此贏得“大行普賢”的尊號。普賢菩薩形像總是身騎六牙白象,作為愿行廣大、功德圓滿的象征。普賢菩薩名聲遠播,廣有信眾,菩薩因山而興盛,山因菩薩而揚名。相傳東漢時,山上已有道教宮觀。峨眉山被尊為普賢菩薩道場后,全山由道改佛。東晉時期,高僧慧持、明果禪師等先后到峨眉山住錫修持。
唐、宋時期,兩教并存,寺廟宮觀得到很大發(fā)展。明代之際,道教衰微,佛教日盛,僧侶一度曾達1700余人,全山有大小寺院近百座。至清末寺廟達到150興盛的佛教文化寺廟眾多全山共有僧尼約300人,寺廟近30座,其中著名的有報國寺、伏虎寺、清音閣、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金頂華藏寺、萬年寺八大寺廟。尼眾修行的寺院有伏虎寺、雷音寺、善覺寺、純陽殿、神水閣。 寺廟中的佛教造像有泥塑、木雕、玉刻、銅澆、鐵 鑄、瓷制、脫紗等,造型生動,工藝精湛。如萬年 宋朝時鑄造,已有上千年歷史,堪稱山中一絕,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阿彌陀佛銅像,三神佛銅像, 報國寺內(nèi)的脫紗七佛等,均為珍貴的佛教造像。此 外古貝葉經(jīng)、華嚴銅塔、圣積晚鐘、金頂銅碑、普 賢金印,均為珍貴的佛教文物。 八大寺廟 噸,高7.85米,為宋朝時鑄造,已有 上千年歷史,堪稱 山中一絕,為國家 一級保護文物。 峨眉佛牙 峨眉佛牙,是宋代一位高僧到印度取經(jīng),從斯里蘭 卡迎請峨眉山游玩攻略,沿南絲綢之路歷 經(jīng)艱辛而供奉于華藏寺。 佛牙,按佛教的教義是佛 祖釋迦牟尼舍利靈骨。但 這顆佛牙卻與眾不同,他 表面光滑油潤如玉,并有 深淺不同的紫色條紋,長 三十厘米,寬十二厘米, 重七公斤。
明代萬歷年間,峨嵋山高僧無窮禪師與性 寬和尚為籌建大佛殿 云游四?;壷帘本?向慈圣太后化緣,恰 逢印度圣僧到北京禮 佛,并向皇上獻上 《梵文貝葉經(jīng)》一部, 慈圣太后在布施千兩 黃金之時將貝葉經(jīng)賜 予無窮禪師。 萬歷金印 四、峨眉山旅游指南 3.旅游攻略峨眉山地理位置 峨眉山旅游全景圖 1、峨眉山概況 峨眉山(經(jīng)度:103.48緯度:29.59)與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并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舉世聞名的普賢菩薩道場。有山 峰相對如蛾眉,故名。包括大峨眉、二峨眉、三峨眉、四峨眉。主峰 3099米,高出成都平原2,500~2,600米。為褶皺斷塊山地,斷裂處河谷 深切。一線天、舍身崖等絕壁高達700~850米。山勢雄偉,隘谷深幽, 飛瀑如簾,云海翻涌,林木蔥蘢,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山上多佛教 寺廟,向為著名游覽地。 峨眉山在四川盆地西南部,地處長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與青衣江之間,在峨眉山市西南7公里,東距樂山市37公里,是著名的佛教名山 和旅游勝地,有“峨眉天下秀”之稱,是一個集佛教文化與自然風光為 一體的國家級山岳型風景名勝區(qū)。 峨眉山主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全山形勢巍峨雄壯,草木植被濃郁蔥蘢,故有“雄秀”美稱。
因為高度可觀、面積龐大,登山路線幾近百 里,對普通攀登者形成有力挑戰(zhàn)。近年來建成了登山索道,游人已可輕 松登臨,去極頂俯瞰萬里云海,在金頂可欣賞“日出”、“云?!薄?“佛光”和“圣燈”四大絕景。佛光是峨眉山最壯美的奇觀。峨眉山上 共有佛寺數(shù)十處,寺內(nèi)珍藏有許多精美的佛教瑰寶。許多篤信佛教的老 人不辭艱苦,一步一歇,歷經(jīng)十數(shù)日始上山頂。無數(shù)慕名獵奇的游客遠 涉重洋,幾經(jīng)周折,始滿數(shù)載愿愜意離山。峨眉山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良 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使它成為人們探奇攬勝、求仙修道的理想處所。